您的位置:本站首页新闻动态 → 查看详细信息
图文:自考本科生冒充北大博士蒙骗单位被诉
发布时间:2005年4月25日  来自: 中国法院网   您是本信息的第2488位读者
 为谋取一份好工作,一自考本科生冒充北大博士生,制造虚假简历,给自己戴上“中国证监会研究员”、“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咨询师”的头衔,蒙蔽求职单位。4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据悉,因虚假简历涉嫌诈骗被提起公诉,在全国尚属首例。
    刘志刚,别名刘育豪,河南省许昌县人,他在1999年自考本科时,曾在北大旁听过计算机课程和经济学课程。2004年11月底,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级人才招聘会上,刘志刚看到郑州航院的展位,就自称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生,招聘人员就向其索要了简历,并邀请其去该校任教。在简历中,刘志刚称,其于1994年考入北京大学,1998年考取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读期间,曾先后在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任助理研究员、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院任电信规划咨询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员、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等职,主持过东风汽车与日产合资的改制和并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定价说明、中国电信企业的管理方案与投融资策略研究等13项活动及科研、论文情况等21项。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刘志刚同意到郑州航院工作,于是该校就将其当成高级人才招聘至该校工作,并按照学校引进人才政策及被告要求,给予被告人4万元安家费,工资、津贴等约6000元,共计4.6万元,并分给其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后郑州航院在调查中发现被告人简历中提供的科研、论文情况并不属实,就产生了怀疑。

    2005年2月,郑州航院人事处派人去北京大学调查落实,查证被告人的姓名、基本情况、学历情况全部为虚假情况。于是郑州航院立即报案,刘志刚也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自称北京大学博士一事,他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北大学籍,但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已达到了北大博士水平。

    据记者了解到,简历兑水现象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今年开始,北京所有登到网上的电子简历都由学校就业中心或院系审核后发至网上。上海也正式启用毕业生就业信用卡,通过网络平台,用人单位就可验证毕业生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目前纸制简历仍无法控制,完全靠求职者自律 。
打印】 【关闭窗口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请选择搜索类型:
  按信息主题搜索
  按信息内容搜索
 
加盟招聘
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
美容院蒸发消费卡被吞
外国人的房子抵押贷款,...
二手房交易过程的注意事...
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安装信报箱 物管该不该...
金华女工状告金华市劳动...
王林军绑架案一审辩护词...
一不小心你就可能侵犯了...
反腐专家称我国反腐斗争...
2004年中国十大法制事件...
2004中国十大法制人物
2004年中国十大案件
金华女工状告金华市劳动...
2003年3月15日,由本所...
 
Copyright © (2004-2020) 版权归浙江金正大律师事务所所有
页面执行时间:304 毫秒,查询数据库 10 次。 ICP证:浙ICP备20021855号